




雷达水位站监控杆的高度通常不是2.5米,而是3-5米。
雷达水位站监控杆采用这样的高度主要是为了确保雷达探头能够清晰地探测到水面,避免受到地面杂物、植被等的遮挡,道路监控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这个高度范围也能使雷达波更好地发射和接收,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此外,监控杆厂家,考虑到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水位变化情况,如河流、水库等,适当的高度可以在水位以上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确保在各种水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15米高三角避雷塔监控杆需同时满足避雷防护、监控设备安装及结构稳定性要求,以下是参数配置:
一、主体结构参数
- 材质:Q235B钢材(避雷塔部分)+ 热镀锌钢管(监控杆部分),表面做防腐处理(镀锌层厚度≥85μm),抗腐蚀年限≥15年。
- 高度:总高15米,其中避雷塔顶部避雷针高出监控杆部分≥1.5米(满足滚球法避雷保护半径要求),监控杆主体高度约13.5米。
- 三角塔结构:塔架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底边边长0.8-1.2米(底部),监控杆,向上逐渐收窄,横杆间距2-3米,增强抗风稳定性。
- 基础尺寸:混凝土基础直径≥1.5米,深度≥2.5米(根据地质条件调整),内置预埋件与杆体刚性连接,抗倾覆力矩≥20kN·m。
- 抗风等级:设计抗风≥12级(风压≥0.6kPa),抗震设防烈度≤8度。
二、避雷系统参数
- 避雷针:采用热镀锌圆钢(直径≥16mm),顶端做尖型处理,与三角塔架电气连接。
- 接地装置:
- 接地体采用镀锌角钢(50×50×5mm)或铜棒(直径≥12mm),埋深≥0.8米,接地电阻≤10Ω(特殊场景如加油站需≤4Ω)。
- 引下线与避雷塔架一体化设计(确保电气连通),引下线截面积≥25mm2。
- 保护范围:通过滚球法计算,15米高度避雷针可覆盖半径约25-30米的区域(满足周边设备及低空的避雷需求)。
三、监控设备安装参数
- 安装平台:在监控杆10-12米高度处设置1-2个设备安装横臂(长度0.8-1.2米),承重≥50kg,可搭载:
- 高清摄像头(1080P/4K),视频监控杆,支持360°旋转、变焦(10倍光学变焦以上)。
- 补光灯(夜间监控用,红外或白光,照射距离≥30米)。
- 起降平台(若需联动,平台尺寸适配机型,承重≥10kg)。
- 设备舱:杆体底部设防水设备舱(IP65防护),内置电源模块(AC220V转DC12V/24V)、交换机、光端机等。










保证雷达水位站监控杆高度合理,是结合现场环境、设备特性和规范要求,通过“前期测算+施工+后期校验”三步实现,具体操作如下:
一、前期:测算高度基准(关键前提)
需结合4类因素确定理论高度,避免“拍脑袋”设定:
1. 水位变化范围
- 收集监测点近5-10年的历史高水位、低水位(可从门获取水文数据),确保杆体安装后,雷达探头在高水位时仍有0.5-1米的安全距离(避免被水淹没或溅湿),在低水位时探头与水面的垂直距离不超过设备大探测距离(通常雷达水位计大探测距离为10-30米,需留10%-20%余量)。
- 示例:某河段高水位8米,低水位2米,设备大探测距离15米,则探头安装高度建议为8+1=9米(杆顶高度需叠加探头自身安装高度,约0.3-0.5米,终杆高约9.5米)。
2. 现场遮挡物与环境
- 排查监测点周边的树木、建筑物、杂草等,确保探头下方及探测范围内无遮挡,杆高需高于周边高遮挡物0.5米以上(避免雷达波被遮挡导致测量误差)。
- 若为河道,需考虑岸边地形坡度,杆体底部需浇筑在高于历史高水位的硬化地面上,避免杆基被水浸泡。
3. 设备安装规范
- 严格遵循雷达水位计的安装说明书:多数设备要求探头与水面垂直(倾斜角度≤3°),且探头中心需正对监测断面的“水位敏感点”(如河道中心或水流平稳处),杆高需配合探头安装角度调整,确保探测路径垂直。
4. 行业标准要求
- 参考《水文监测设施建设规范》(SL 276):雷达水位站杆体高度需满足“在任何水位条件下,探测信号无遮挡、无干扰”,且杆体顶部需预留防雷装置安装空间(通常防雷针高于探头0.5-1米,需计入总高度)。
简言之,保证雷达水位站监控杆高度合理,需做到“前期算得准(结合水文+设备+环境)、中期装得精(控制加工+施工精度)、后期校得勤(动态监测+维护) ”,是让雷达探头始终处于“无遮挡、垂直探测、覆盖全水位范围”的佳位置。












监控杆-道路监控杆-希科节能(优选商家)由山东希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山东希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美里湖工业园。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目前希科节能在道路灯具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希科节能取得全网商盟认证,标志着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希科节能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